查看原文
其他

提醒 | 家长们,孩子最容易这样受到伤害!

2015-09-01 张伟杰 工人日报

8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8起人民法院依法惩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在这8起案件,基本涵盖了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案件的主要类型,对社会公众具有重要警示作用。家长们,要注意咯!
未成年人易因网聊受骗、受害

当下,网络聊天已成为大部分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但网络的便利也给不法之徒实施犯罪带来了可乘之机。在发布的8个案例中,有3个都与网络聊天、网络交友有关。

在霍霖祯强奸案中,被告人霍霖祯以虚假身份通过网络聊天、手机短信聊天等方式,获取未成年在校女学生或者其他女网友的真实身份资料后,以公开聊天记录、利用被害人头像合成的裸体照片等方式相威胁,或者以帮助安排工作、教绘画为由,逼迫、诱骗被害人见面,先后对25名被害人实施了强奸犯罪,其中幼女两人。霍霖祯后被法院依法判处死刑,目前已执行完毕。

在靳学勇故意杀人案中,被告人通过网上QQ聊天认识了被害人吴静静(女,殁年12岁)。2013年6月23日,二人见面聊天时,靳学勇认为吴静静辱骂自己,便残忍地将吴静静杀害,此后还肢解尸体并掩埋。靳学勇后被法院依法判处死刑,现已执行完毕。


在邵建非法拘禁、强奸案中,被告人邵建通过网络聊天认识被害人张某某并相约见面。2013年6月25日,二人见面后,邵建强行将17岁的被害人张某某非法拘禁并多次强奸。邵建后被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0年。

最高法院研究室副主任胡伟新提醒说,青少年切莫轻信通过网络结识陌生人,不能在网络上透漏个人信息,更不能孤身和网友见面,以免造成人身危险。作为未成年人的父母,要引导和教育未成年人子女正确利用网络,净化网络朋友圈,关注未成年人子女的社交圈,时刻注意防患于未然。

再婚家庭继子女更易受伤害

目前,再婚家庭中性侵未成年继子女的案件日益成为性侵案件的一个特点;而继父母殴打继子女的案件也时有发生。在公布的王先华强奸案中,王先华伤害的就是自己年幼的继女。

被告人王先华与刘永翠(被害人之母)同居,双方育有一女王某,刘永翠前夫之女梁某(2007年出生)与其共同生活。 2014年1月18日,王某腿部烫伤出院后回到家中,刘永翠怕梁某晚上睡觉会蹬到王某烫伤处,便让梁某与被告人王先华在另一间卧室同睡。当晚,被告人王先华将梁某强奸。后王先华被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6年。

据介绍,从继子女遭受性侵案件看,特别是在偏远、落后的西部山区,生活习惯加之经济条件比较恶劣,再婚后的家长无暇顾及未成年人成长中应当具有的人身防范意识和常识,最终导致再婚的配偶得以、甚至长期伤害未成年人,给未成年人造成一生难以愈合的伤痕。由此,最高法院给出提示:应当加强对妇女儿童普及自我保护的防范意识和常识,共同防治此类恶性案件的发生。

曾冰故意伤害案则是一个典型的继母虐待非亲生女儿的案件。2012年5月,被告人曾冰与现任丈夫许某及许某与前妻之女小佳(案发时不满3岁)一起生活。2013年1月1日,曾冰因为小佳在洗澡时哭闹,就用手打、推小佳的脸和颈部,小佳跌倒在地上致头部受伤导致神智不清,伴随有呕吐和昏迷症状。曾冰虽然与亲戚一起将小佳送至医院抢救,但终因伤情太重,小佳于1月7日死亡。曾冰后被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2年。

这类案件反映出,由于未成年人弱小,一些父母并没有把孩子当成独立个体看待,而是将其当成私有财产或物品,甚至当成出气筒、泄愤目标、报复工具。

胡伟新表示,有必要站在保护儿童的立场上,认识家庭暴力对儿童的伤害,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的关注和保护,对未成年人施暴的犯罪分子给予严惩。

留守儿刚与父母团聚就被母亲打死

“虎毒不食子”,一般来说,父母不可能舍得害死自己的孩子。然而,在今天公布的刘燕故意伤害案中,被刘燕打死的就是她的亲生儿子。


2014年5月3日,被告人刘燕因怀疑其子被害人高某某(男,2008年10月13日出生)偷拿家中的钱,遂在潮州市潮安区某某镇的出租屋内对高某某进行责问,因高某某不承认偷拿家中财物而心生气愤,先用皮带抽打高某某,后又持塑料管持续殴打高某某的头部、背部、四肢等部位,致高某某全身多部位不同程度受伤,直至塑料管折断才停止。当天16时许,高某某因被殴打受伤而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刘燕遂将高某某送至医院抢救,经医生抢救发现高某某已死亡。后刘燕被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0年。

调查显示,被害人高某某是个“留守儿童”,案发前两三个月刚来到潮州市潮安区上学。由于外出打工的父母与留守儿童处于长时间分离状况,双方重新一起生活时,无论是在情感上还是在生活习惯上均容易出现分歧;而且外出打工者这一特定群体受教育程度较低,自身素质较差,忙于生计,缺乏如何教育子女成长的正确方法,这一现实情况可能也是导致该案发生的一大因素所在。

胡伟新提示,社会应给予“留守儿童”的生存、教育情况更多关注,“留守儿童”更是迫切需要父母及社会给予耐心、细心、温心的教育和包容。(本报北京8月31日电)

本期编辑:赵晨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